Leonard Cohen: Anthem

在某一期的ICB我曾介紹過Annie Lennox給年輕的讀者。 今天我介紹一個我在年輕時就崇拜的詩人歌手-Leonard Cohen。

最近我終於圓了年輕時之夢想:“有一天能親身參與Leonard Cohen的演唱會。” 當得知他要在歐洲舉辦演唱會時,急忙上網 訂了他在柏林演唱會的票。也順便造訪我一直很喜歡的Berlin和 Copenhagen兩個城市。(我鼓勵大家要專注旅行,不要走馬看花,我通常都是在一個城市住一陣子,來真正認識這個城市的文化及一般人的生活。)

回到Leonard Cohen 柏林O2 Arena 的 sold out 演唱會,原來期待都是中年歌迷,很意外的有許多許多年青觀眾。真高興年青一代也開始追尋這種如詩如畫的歌詞及他特殊低啞 呢喃的聲音。(我發覺我更喜歡他現在老年的聲音。)我年輕時就是被他這種唱腔,批判及挑戰主流,充滿意境,有點黑色的歌詞所吸引。詩人所做的歌詞就是如此之豐富。不同的人會被不同的一句話所觸動和感動。

現在一起來欣賞一首Leonard Cohen 的歌“Anthem”。他最有名的歌曲是Suzanne和Hallelujah。

1。請仔細聽讀一遍 “Anthem”. Click Anthem by Leonard Cohen to listen (link will open in new tab or window, if the song doesn’t play automatically, click the PLAY button)

The birds they sang
at the break of day
Start again
I heard them say
Don’t dwell on what
has passed away
or what is yet to be.
Ah the wars they will
be fought again
The holy dove
She will be caught again
bought and sold
and bought again
the dove is never free.

Ring the bells that still can ring
Forget your perfect offering
There is a crack in everything
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

We asked for signs
the signs were sent:
the birth betrayed
the marriage spent
Yeah the widowhood
of every government —
signs for all to see.

I can’t run no more
with that lawless crowd
while the killers in high places
say their prayers out loud.
But they’ve summoned, they’ve summoned up
a thundercloud
and they’re going to hear from me.

Ring the bells that still can ring …

You can add up the parts
but you won’t have the sum
You can strike up the march,
there is no drum
Every heart, every heart
to love will come
but like a refugee.

Ring the bells that still can ring
Forget your perfect offering
There is a crack, a crack in everything
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

Ring the bells that still can ring
Forget your perfect offering
There is a crack, a crack in everything
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
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
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

2。有興趣可上網看演唱會的現場錄像。http://www.youtube.com/watch?v=BvcX5RMBwbk&feature=related

柏林演唱會小小心得:

  • Leonard Cohen的長者風範。脫帽向他的樂手一一致敬,並用獨特的句子來介紹他們, 如he is the ambassador of the breath (saxophone player), he is the priest of precision (drummer), he is the guardian of the clock (bassist).
  • 他的專注(閉眼),尤其他單膝跪在一位年長的吉他手前,崇拜這位吉他手的樣子。看到他們兩位長者樂手的互動,讓我感動不已。
  • 被一位坐在後面的德國觀眾勸告,不要只顧拍照,要用心看,不要用照相機看。(謝謝他的提醒,於是將照相機收起來。)

真希望有更多人開始欣賞Leonard Cohen的歌。我相信他的歌會一直有人唱下去。他是我的英雄。

“Ring the bells that still can ring
Forget your perfect offering
There is a crack, a crack in everything
That’s how the light gets in.”

您對這句話 有甚麼回應及感想?

不知您喜歡Leonard Cohen嗎?歡迎分享。

比免費更好 Better Than Free

Kevin Kelly 是我在90年代 Wired雜誌中所認識的一個很奇特的人物,他並沒有讀過任何大學,年輕時跑到亞洲做一個專業攝影師,每次他的任何想法都深深地影響著我。他是少數幾個在 數位化的Network Economy(網狀經濟)中,我認為擁有大智慧的人,他有兩本書影響我很大:一本是1998年的《New rules for the new economy》,另一本是1995年的《Out of control》。如果您沒有看過這兩本書,您不能認為您了解什麼是New Economy(在90年代非常流行的新名詞)。

Kevin Kelly 的許多想法一直到目前仍是有影響力的,我們現在所看到的Open source movement、User generated contents(UGC)如:Youtube、Facebook、Wikipedia 都是他有名的hive mind(像蜜蜂巢一樣的心智—集體的智慧)概念。我一直認為我們可以、而且應該從成功的網路數位經營模式中學習,並建立一個實虛共存的混合經營模式。

最近我看到Kevin Kelly在他的個人網站www.kk.org中分享了他最新的想法,看完後我就有股衝動,想讓仍有理想主義特徵的年輕讀者,可以接觸到世界級大智慧者的最新想法。

絕大多數的企業,仍在以價格便宜為主要的競爭方式,消費者也仍以〝好康〞為決定購買的主因,若僅以這種價格取向的消費文化,很難產生出真正有質感的世界級 創意產品;但如果只一味以降低價格為競爭方式,那還有什麼比〝免費〞更好的呢?這也是我為什麼被Kevin Kelly《Better than free》的文章主題所吸引。

When copies are free, you need to sell things which can not be copied.
(有什麼不能輕易複製的呢?) 我們都已經知道〝信任〞不能複製,更不購買,〝信任〞是要經過時間才能「暫時」獲得的。Kevin Kelly認為有八件「原製性」(8 Generatives)事情是比免費更好的,讓人們會願意付錢購買。

1. Immediacy 即時性
人們願意付錢比別人先體驗一些經驗,為什麼不能將新產品以高價,讓願意先體驗的顧客先行購買呢?目前流行的方法是〝免費試用〞,這是不知道可以用「Immediacy」來建立新的價值。

2. Personalization 個人客製化
如果餐廳能讓客人自己帶些自己買的食材,餐廳可以為他製作專屬他的菜色,但是客製化一定要有親密的關係,而且雙方都珍惜這種客製化機會及關係,不願輕易放棄。

3. Interpretation 解說權
大家都知道的一個老笑話,軟體本身免費,但說明手冊會很貴。在未來製藥公司將免費替您做基因測試,但您要付高價才能知道基因的意義,及如何使 用基因資訊。

4. Authenticity 真實性
因為太多的複製品,往往會使人更珍惜原裝真實,因此如何找出方法讓人知道您是真正的原製品反而變得越來越重要。

5. Accessibility 隨時隨地都可以取得
擁有權是一個過時的財富表徵,尤其是數位化的產品,目前這種概念也推廣到
私人飛機及其他高價奢侈品。目前有許多網站替您儲存您的音樂、喜歡看的網
站、私人資訊,您可以隨時隨地上網取得。

6. Embodiment 親身實地的
音樂可以免費,但看Live演唱會要付錢,在家看DVD很便宜,但仍是有人願意付錢,跟一群人在電影院裡看電影。

7.Patronage 熱心支持者
這也是我一直相信的重要理念:人是善良的,每個人都願意幫忙支持藝術家、
音樂人、創作者、生意人,因為這種參與助人的感覺是我們人類的基本需求。
重要的是,我們要讓人們很便利輕易地參與,例如最近有越來越多的音樂人在
網路讓人隨意付任何金額就可以下載他們的音樂。

8.Findability 讓人看到您
越來越多人不在乎數位化的智慧財產,看不到的創世之作是一點價值都沒有
的。目前有太多的音樂、太多電影、太多傑出部落格都是免費的,因此如何讓
人看到,不但很重要而且有價值。

從Kevin Kelly的文章中我們可以看得出,未來需要不同的技能在一個〝免費〞的世界中生存,很自然的,〝分享(Abundance breeds a sharing mindset.) 〞及〝大器(Generosity)〞將是一個新的經營模式。Kevin Kelly再一次提醒我們〝注意力(Attention)〞是在這麼多免費〝拷貝(copies)〞中最重要的元素,因此有愛與信任的品牌、實虛通路、獨 特的廣告,仍是爭取注意力的方法之一。雖然Kevin Kelly的這八個原製性(Generatives),只是對數位複製品有意義,但在目前實體產品越來越便宜的現實中,也越來越會需要運用這八個原製性的 觀點(例如:地圖、基因產品、無線上網、手機、小家電、藥品)。事實上成本已經趨近零(免費),一般我們買專利藥是在買Authenticity(真實 性)及 Immediacy (即時性),學名藥(失去專利的藥)的成本是近於零的。

Kevin Kelly歡迎大家寫回應給他,您知道有多少人寫長篇大論的回應嗎?這就是Kevin Kelly吸引人的地方,他的目的就是要〝知識人〞來到他的網頁集體分享、集體辯證。我現在也正在思考以這八個原製性(Generatives),創造出 一個實虛共存的新生意!

(轉載自朱先生在International Creative Business (ICB) 雜誌每月專欄)

家庭作業ASSIGNMENT
1. 您可以思考在您的創意文化事業中,能否包含了Kevin Kelly的八個原製性(Generative)在〝免費〞的競爭環境中,走自己的路!

2. http://www.kk.org/thetechnium/archives/2008/01/better_than_fre.php 上網看Kevin Kelly《Better than free》的完整文章,對數位經濟有興趣的人一定要認識這位大師,也歡迎e-mail與我分享您的學習及心得。

Added on 2009-10-28
我剛發現了這個Kevin Kelly的演講,有中文字幕。

Sally Potter: Tango Lesson

Sally Potter的Tango Lesson是我極喜歡的電影。每當我需要pick up我的心情時, Tango Lesson的音樂就是我的選擇之一。我鼓勵每個人都要有意識的找到一首歌,一曲音樂,成為自己心情的守護者。您可以跟我分享能pick up您的心情的音樂嗎?

Annie Lennox – Why

許多人都知道Annie Lennox 是我最喜愛的女歌手之一。每次聽到 Why 這首歌都讓我有不同的感動。你看完她的powerful performance 後,可否跟我們分享您的感動,也歡迎跟我們分享您最喜歡的 music video.

“Why”

How many times do I have to try to tell you
That I’m sorry for the things I’ve done
But when I start to try to tell you
That’s when you have to tell me
Hey… this kind of trouble’s only just begun
I tell myself too many times
Why don’t you ever learn to keep your big mouth shut
That’s why it hurts so bad to hear the words
That keep on falling from your mouth
Falling from your mouth
Falling from your mouth
Tell me…
Why
Why

I may be mad
I may be blind
I may be viciously unkind
But I can still read what you’re thinking
And I’ve heard it said too many times
That you’d be better off
Besides…
Why can’t you see this boat is sinking
(this boat is sinking this boat is sinking)
Let’s go down to the water’s edge
And we can cast away those doubts
Some things are better left unsaid
But they still turn me inside out
Turning inside out turning inside out
Tell me…
Why
Tell me…
Why

This is the book I never read
These are the words I never said
This is the path I’ll never tread
These are the dreams I’ll dream instead
This is the joy that’s seldom spread
These are the tears…
The tears we shed
This is the fear
This is the dread
These are the contents of my head
And these are the years that we have spent
And this is what they represent
And this is how I feel
Do you know how I feel ?
’cause i don’t think you know how I feel
I don’t think you know what I feel
I don’t think you know what I feel
You don’t know what I feel

大陽台的生活 Terrace Living – a new lifestyle

相信許多認識我的人都知道,我一直認為文化創意產業的真正基礎是建立在有文化創意消費者身上。只要有機會,我都鼓勵年輕人只要找到工作,有固定收入,就應該從家中搬出來住。學習如何獨立生活,更重要的是開始佈置一個屬於自己的小家,將創意美感在生活中實踐出來。留在家裡就要尊重父母的審美觀消費觀,雖然省了房租但失去建立自己生活美感的機會。想從事創意文化產業的年輕人,就從你對居住環境的敏感度及美感開始。更直接地說,一個社會能否進入創業文化的經濟發展,不是看有錢人如何居住,而是看一般文化創意人如何居住。

只要打開報紙就可看到有關豪宅的大幅廣告。我有時懷疑,台灣真的有這麼多有錢人嗎?一個城市,如果都是豪宅,它的生命力及創造力在哪裡?從許多的資訊中我們已經知道一個城市的競爭力,在於文化創意階級 (cultural creative class) 的臨界量 (critical mass) 有多少。Richard Florida 早已提出城市必須要先能吸引創意階級,才能發展以創意文化為競爭力的經濟。

我所認識的許多朋友,都在找有屋頂陽台的房子,但在都會區非常難找,即使找到也負擔不起。絕大多數的人都是將原來的小陽台,往客廳內擴大,即使因為縮小了客廳的空間,但因為陽台的擴大而感覺到客廳跟戶外有延伸,並沒有感覺到客廳變小。即使有客人來,只要把陽台的伸縮門拉到一旁,馬上有戶內直通戶外的感覺。許多人找老公寓做這種改變,但一定要注意到防水的問題。因為樓下客廳的一部分變成你陽台的一部分。

我們看到有越來越多的人願意取捨犧牲室內空間,換取較大而且可用的陽台空間。為甚麼不在一開始就設計一個足夠大的露台,至少 10 x 28 尺 可以放一個六人坐的長桌,一個daybed,一兩盆大樹,盡量將空間留給人而不是給花園。(我一直不喜歡空中花園,小山小橋小草坪。我情願留一個大的空間留給人。一兩棵大樹,綠化遮陽,帶點慵懶度假氣氛。)

四年前一個好友在香港置產,因為沒有錢,只能夠從老舊公寓中看到別人看不到的可能。終於找到一個小公寓,但他做了一個重要選擇,放棄 三分之一的室內空間,將原本為露台的空間還原,一時整個房子的空間亮了起來,戶外生活變成可能。只要允許,都在戶外吃飯宴客閱讀寫作。我笑著跟他說:你擁有香港的一片天空,比任何大豪宅都富有。

露台生活是一種選擇,但也是一種可以學習,開發的生活方式。我們可以看到在國外坐在露天喝咖啡的人絕對比坐在室內的人多。相信在未來絕對會有更多的年輕人不怕曬黑,不以美白為唯一的審美標準,愛上戶外生活,清風徐來,萬里晴空的感覺。

記得數年前,有一次被邀請參加一個豪宅建案所推出的“美感生活座談會”。座談會開始前接待的人特別帶我參觀豪宅的樣品屋。經過他的熱心親切專業的介紹後,我很禮貌的跟他說:很抱歉,我不是你們推動豪宅的客戶群。我不但負擔不起,更不習慣每天生活在五星級飯店的環境中。我要的是一個有獨特風格(character) , 有個性(personality) 及一定要有大露台的居住空間。 當下,我就決定應該推動一個提倡有大露台小室內空間的new lifestyle。

“朱先生,你真是在做夢。在台灣是很難找到建商會重視做這個project的背後意義及無形的價值。建商所看到的是成本有多少,利潤有多少。消費者所看到的是一坪多少錢,增值潛力有多少。你不是太天真就是傻瓜。”我知道其他不可能的因素也有很多:台北空氣污染,灰塵多,噪音大,蚊蟲,颱風大雨,鄰居在陽台宴客擾人,怕熱怕太陽怕曬黑,容易遭小偷,會有鳥糞等等。

在我們的生活文化中,很難產生原創性或突破性的產品,就是因為我們太實際,而且甚麼都要,因此讓我們成為限制性思考,不可能心態的奴隸。

• 建商為甚麼不思考,我有責任讓台灣人居住品質越來越好。我可以創造完全創新以new lifestyle為主的產品 – 大陽台的生活。如此可以創造新的購屋群,雖然可能不會賺到很多錢,但我的商譽及我的經驗讓我在未來會有更多的機會,爭取到更大更獨特的建案。更重要的是,你留給後代的不是銀行有多少錢,而是你為社會,為人民的居住品質做了甚麼。

• 消費者為甚麼不思考,當你決定要擁有一個大陽台的戶外生活方式時,所產生的困難都僅是挑戰而已:每天可用水清洗保持陽台清潔,用蚊香驅蚊,裝風扇,在家不放貴重金錢首飾,裝設電眼保全。。。。

我們的快樂不是來自知道要的是甚麼,而是來自知道為了得到所要的,而能很平和的接受所要放棄的東西。當我們甚麼都要的時候,我們就很難快樂。當我身為一個消費者,我要的如果是“大陽台生活”,其他的任何問題都是我可以接受的。
在這裡我要很簡單的分享“大陽台生活”在設計上的幾個原則:

1. 大陽台的重要性是寬度,不是長度。有了寬度,才能放daybed及六人的桌椅。(大陽台就是你的戶外客廳,餐廳,辦公室。)因此最理想的大小是10 x 28英尺(8坪)或者是 8 x 20 英尺(4.5坪)。

2. 因為減碳節能是我們未來生活的一部分,因此在設計大陽台時應有曬掛衣物的設計。我曾看到有人按照衣物的顏色大小排列曬掛,因此曬掛衣物也可以變成裝置藝術的。

3. 減少公用設施坪數,增加自用坪數,因此不需太大的lobby。

4. 為了降低建造成本,全部使用國產建材,基本上沒有隔間,要讓消費者自己決定要用甚麼廚房浴室設備。最大的原則是提供最低總價的設計。

5. 我個人是喜歡平台式的大陽台,如此沒有屋頂,可以擁有一片天空,但在設計上會有挑戰。因此有屋頂的大陽台是唯一的選擇。

6. 大陽台8平,客廳/餐廳4.2坪,廚房2.8坪,主臥室4.2坪,客臥室 3.5坪,書房/辦公室3.5坪,浴室/廁所 2.5坪,客廁所1.6坪,儲藏室1.5坪,合計31.8坪。我知道以目前台北市的房地產價格,這個實用31.8坪的“大陽台生活”的lifestyle新產品至少要新台幣一千五百萬到兩千萬,但比起目前動輒 上億的豪宅來講卻是一個突破性的新產品。

我將讓地產開發商,建築設計師去思考如何將這個“大陽台生活”變成可行的事實。讓我們的居住環境多一個選擇。相信一百年後的今天,我們會有更多的人瞭解住在一個密不通風的像五星級飯店的豪宅是多麼的缺乏想象及無聊。

我知道要在台北大都會區實現這個以lifestyle 為主的“大陽台生活”住宅非常困難,但至少我們已開始這個討論,能?發ICB讀者對lifestyle居住有新的思考。如果有足夠多的人要求這種改變,有一天就會出現新生代的建商,願意開發 “大陽台生活”的住宅產品。

正如同我的一位好友告訴我:朱平,你需要的是 一個不是做建築開發的人來完成這夢想,因為目前成功的建商,拿起計算機一算,就會說:謝謝,很棒的想法, 但不可能賺錢。

我仍然不放棄,因為我相信當市場有此需求時,真正成功的建商會想出方法滿足市場的需求。我也絕對會盡我之力,讓此計劃成功。雖不會賺到大錢,但也不會賠大錢。

非理性的建築開發商,你在哪裡?

家庭作業: 請來信告知你在未來願意購買一個室內空間23.8坪但大陽台空間有8坪的31.8坪房子嗎?
(轉載自朱先生在International Creative Business (ICB) 雜誌每月專欄)

Update 2008.10.15

我最近在柏林看到一棟有大陽台的公寓,好羡慕!

Shining Eyes

一個不得不讓人感受到Benjamin Zander對古典音樂的熱情及啟發的video. 一定要看。看完後請分享。

1%

我最近在提倡1%的概念。

因為我發現絕大多數的人都願意改變,但力不從心,往往難以踏出改變的第一步。尤其對成為覺醒的消費者,用“we vote with what we buy” 的社會責任消費觀來改變社會,只停留在說,很少做的階段。因此我再一次提出一個每個人都可以做的新思維:只要我們在一百次的消費中,有一次做到 “we vote with what we buy” 的消費行為即可。

我自己不是聖人,我也從不要求每一個人是聖人。我們都有自私自利的時候,我只希望我們有1%的覺醒。在一百次消費中,有一次購買不污染世界的環保產 品。在一百次消費中,有一次去支持合乎您價值觀的企業及團體。在一百次消費中,有一次參與公益捐助行動。在一百次消費中,有一次是不在乎“對我有甚麼好處 ”(what’s in it for me?) 而在乎“我如何能參與”(how can I contribute?)。

我相信當我們能做到1%時,就會開始正向的循環,這種1%的good feeling會成為一個強大的驅動力,讓你有意識的要做到2%,3%,10%, 50%。您的人生價值觀,您的品格,您的魅力,都會因此而改變。

1%是讓我們從 be inspired 進入 get involved 到最後 take action。因此不要低估這1%概念的威力,它的力量能促使自己踏出改?的第一步。

這世界上的改變,永遠是從一小群人開始的。這一小群人也是從1%的覺醒 與行動開始的。

Happiness-at-work Survey

我的好友陳郁敏漣漪詞作 者)正為她第二本書收集資料。我過去一直認為,工作跟生活的界限應該模糊化。最近幾年更深切的相信真實的快樂來自於工作和生活的合一,工作就是生活,生活 就是工作。如果工作不快樂,很難得到真實的生活快樂。陳郁敏一直在推廣正向心理學在公司經營管理的應用。如果您對如何在工作中找到快樂有興趣的話,歡迎大 家參與她新書的創作。

以下是陳郁敏為此問卷做的介紹。

我正在為我的第二本書做些研究。在一次晚餐聚會中,我問了三位好友(投資銀行家,獵頭公司執行董事及人力資源總監 )一個簡單的問題: “您做了一件甚麼事, 讓您在工作中更快樂些?” 他們三人給我的真誠答案,讓我瞭解到每個人都有不同的方法及行動,來讓自己在工作中找到快樂。這也讓我興起念頭,為甚麼不邀請更多人,來參與回答這問題?

Happiness-at-work Survey

快樂工作問卷(中文)

快樂工作問卷(英文)

我可以邀請您分享您的經驗,跟我一起參與這本書的創作過程嗎? 我想知道:”您自己真正的做了甚麼事,讓您在工作中能更快樂些?” 我希望能夠在新書中分享您們的經驗(如果採用您的故事,一定會保護您的隱私及身份),讓更多人瞭解到,他們是有選擇的,是可以主動採取正向作為,讓自己在 工作中找到更多的快樂。

這問卷僅有三個問題,僅需5分鐘即可回答這三個問題。您願意做我的悅日人嗎?只要您完成這個問卷,您就會讓我今天很快樂。相信您也會很快樂的,因為您的分享,而讓更多人知道他們可以在工作中找到快樂。 為了謝謝您的參與及分享,送您一個小禮物-漣漪謝卡。 您可以用此謝卡,讓您的工作團隊更快樂一些。當同事做對的事時,讓我們一起有意識的注意到並謝謝他們。您在工作中,就會找到更多快樂的動力。歡迎您轉寄給 您的朋友,讓更多的人分享他是怎麼讓自己在工作中更快樂。 如果您對如何快樂的工作與生活有興趣,請到我的博客,互相分享意見

陳郁敏

如何在忙碌中找到我的生活?

我一直相信互動分享是 internet 的重要特色。最近很高興接受了一位天下雜誌年輕記者呂莉莉用電話訪問我,然後在天下雜誌的影音網站上跟更多人分享。我非常喜歡這樣的電話專訪,如此不但我可以在任何地方,任何時間,都可以用電話做錄音專訪, 更是能成為節能減碳的現代公民。雖然在短短幾分鐘很難做深入的訪談,的確是我的一個新的體驗。 http://www.cw.com.tw/article/index.jsp?id=34882

男人,您去看了Sex and the city電影嗎?

我女兒Candice是《慾望城市》(Sex and the city)的死忠粉絲。也謝謝 她在Sex and the city尚未成為社會文化現象時介紹我認識了它。從此我也就愛上了這部影集。我也曾跟許多年輕人說,要學習現代的生活英文,Sex and the city 是最好的教材。為了學英文而看Sex and the city 是多麼好的藉口。
Sex sells. Vanity sells. Fashion sells. 但Sex and the city的成功卻是它代表了一群獨立,自主,有智慧,有勇氣做真實自己的大都會區新女性的生活態度。它真正的主軸其實仍然是愛情與友情。

做真實的自己(Authenticity)

這次Sex and the city的故事雖然是標準的Hollywood公式,我仍然很高興看到西方文化對如何做一個真實的自己的態度及方法:

1. Mr Big如何忠於自己對婚禮的堅持及內心的恐懼?
2. Carrie為何最後發現到自己的不是?
3. Steve為甚麼要說出自己不忠的行為?
4. Miranda為何堅持要告訴Carrie她的失言及內心的不安?
5. Samantha 最後仍然要做真實的自己?
6. Smith如何成熟的坦然接受Samantha的決定?
7. Charlotte對Carrie的保護是個幫助還是阻礙?

很高興看到?部?影對老化 (aging) 的坦然面對.譬如Carrie 不得不接受要用老花眼鏡,Samantha 的50歲生日。。。
愛是願意原諒,也是願意承擔風險,因為沒有任何人能夠保證未來的任何事。只有願意承擔風險,才能繼續往前走(move on), 也就會有無限的可能出現。

歡迎喜歡Sex and the city的影迷留言,在此跟我分享你的個人獨特觀點及感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