嚴長壽:教育應該不一樣

剛在台東誠品買了嚴長壽的新書《教育應該不一樣》。迫不及待的看完,只有一個感覺:”台灣真幸福,擁有嚴長壽,他是我們的真英雄、真典範。”

教育應該不一樣

剛在台東誠品買了嚴長壽的新書《教育應該不一樣》。迫不及待的看完,只有一個感覺:台灣真幸福,擁有嚴長壽,他是我們的真英雄、真典範。

當然,在《教育應該不一樣》的書裡,他特別用『肯夢學院』的故事(page187-191)做為第五章”技職教育的黑洞”的延伸思考。讓我感到無比榮焉。只要用心,雖然有時孤獨,但卻絕不寂寞。

真正能夠讓『肯夢學院』不同的是因為我們先建立了一個完全不同的美髮設計師生活及工作的新可能。肯夢的9家Salon (Third Place, Dream Place, Green Cherry, Northstar) 都是:

不是以”抽成”來鼓勵設計師努力工作,只想到自己的收入,抓住自己的客人,深怕客人下次不指定自己。在讓客人成為自己的人質中,自己也成為客人的人質。在肯夢Salon,我們鼓勵客人做美髮設計師的悅日人,願意認識兩位以上美髮設計師,也讓兩位以上的美髮設計師熟悉客人的髮型需求,因此降低客人不好意思換設計師的顧慮,在同一個Salon內結交,更多美髮設計師朋友,有更多的選擇做彼此的悅日人。當我們取消抽成制度的同時,我們也建立了一個互信,分享,友愛,快樂的新Salon文化。

  1. 每個月有8天休息,有勞基法所給予的產假、病假、休假、退休、勞保。能擁有生活與工作合一後的快樂,唯有讓生活更豐富,才能有更多的創意。時間,健康與快樂才是真正最珍貴的資產。如果能取消不信任的抽成制度,美髮設計師?對是21世紀的新興快樂創意工作。
  2. 經過資誠會計事務所的簽證後的財務公開,透明。誠實納稅成為一個有社會責任的小生意。
  3. 肯夢Salon沒有抽成,但有20%利潤分享。許多美髮設計師只想到自己的生產力,忘記需其他同事的努力才能讓他做更好的服務。唯有利潤分享才能讓Salon永續,而不是僅用抽成?勵設計師。

我們知道這是一個巨大的工程,不但要改變過去Salon成功的模式,讓美髮設計師從抽成的小我私利中,轉型成大我團隊的經營模式。更要改變年輕人只想賺錢,快速致富,少了浪漫理想性的心態。

我不知道『肯夢學院』能否教育出這些新觀念的美髮設計師。社會的價值觀,家庭的壓力,往往讓年輕人只追尋過去成功的模式,回到以抽成為主的Salon經營方式。要讓人走一條少數人走的路是如此的艱難。很慚愧,肯夢學院離成功仍有一大段距離。

嚴長壽先生的《教育應該不一樣》僅是大地一聲雷,仍需更多的嚴長壽一起努力,才有春雨的來臨。

You are water warrior

http://www.gq.com.tw/fresh/pop2.aspx?no=NS00001464&pic=15&picpath=photo昨天因颱風艾利的關係,台東下了場大雨。可惜這場雨沒下到台灣西部缺水的地區。

每年地球月,對肯夢及AVEDA來說,是帶領人們關心美好世界的時刻,從1999 年起,全球AVEDA已募集超過1420 萬美金,相當於5 億新台幣,期望能透過實際的行動,讓我們擁有永續未來。近年來,根據美國政府統計,全世界平均7 個人,就有1 個人正面臨無純淨水資源可使用的問題,2/3 的美國人,將在25 年後,面對嚴重缺水的困境,而其中至少有36 州,更會在未來的5年內,提早面臨乾旱的危機。因此從2007 年起,AVEDA 開始推動關心水資源議題。

台灣的年降雨量是全球第二,也因此讓政府人民忽視了我們是最缺水國家的第十八名。台灣水平均一度水僅10元,過度廉價,是全球第四便宜。台灣人因水費便宜,沒有節水概念,導致用水量過大。我們每年都經歷缺水,節水的恐慌。在都市生活的人,我們與水的關係是那麼的理所當然,把水龍頭打開就有水。來台東都蘭生活後,純淨水源不再是理所當然的事,而是每天遇到的生存挑戰。我的生活現在圍繞在”缺水“,“巡水”,“接水”,“排水”,“不要噴殺草劑以保持水源純淨”這些跟水資源有關的挑戰,也是所有有機農夫的挑戰。

肯夢在2011年決定用更創新的方法,讓更多人知道注重水資源的急迫性和親身感。很高興能跟都市酵母創意團隊,賀眾飲水合作,在信義區新光百貨大道設立大型裝置藝術,種植出互動式的水管裝置群,裡頭儲存了來自大自然的訊息:-太平洋的聲音、河流、印度村莊孩子的歌聲。讓都市朋友,尤其小孩,能聆聽大自然中水的聲音及寫上成為“水資源戰士”的承諾。

世界上平均每21 秒就有1 個孩子,由於缺少乾淨水源而失去的生命。21秒是一個很短暫的時間。當我們大家都成為水資源戰士的時候,一定可以減少世界上兒童因水資源污染而死亡的機率。

Be a water warrior!

AVEDA(肯夢)地球月《做孩子的水戰士》戶外特展 陳綺貞、Jason Wu(吳季剛)義賣簽名水壺獻心力

觀賞《做孩子的水戰士》戶外特展展場實景

How to change the world by David Dupouy

David is a new friend who recently attended The Red Room for the first time. He spoke about “How to change the world”.

David has been CEO and founder of 3 software companies in Silicon Valley, having started his first one at age 20. He also created and patented the Sensiva handwriting- recognition technology, embedded in mobile devices and used by millions of people every day. Passionate about business, technology, design, and education, he is an advisor to companies and government organizations around the world. You can read more about David here.

Impossible is Nothing

042 朱平1%主義與都蘭運動
前言:朱平也算是《GQ》的常客,對人和生命充滿熱誠的他,每每碰面總能給我們不同視野的Inspire;他卻謙虛地說,自己屬於後知後覺之輩,只因在生命旅程中遇見不少帶來啟發的某些人事物,往往也造就他啟動Do Something念頭的新可能性,近期朱平最感興趣的是1% Philosophy和都蘭現象。

042 朱平1%主義與都蘭運動

前言:朱平也算是《GQ》的常客,對人和生命充滿熱誠的他,每每碰面總能給我們不同視野的Inspire;他卻謙虛地說,自己屬於後知後覺之輩,只因在生命旅程中遇見不少帶來啟發的某些人事物,往往也造就他啟動Do Something念頭的新可能性,近期朱平最感興趣的是1% Philosophy和都蘭現象。

文-蕭雅馨
攝影-陳俊偉

當我們還在想朱平主張的二手回收書店很棒、創辦的美髮學院居然進入堂堂第二屆、開在Aveda辦公室旁的Nonzero餐廳創意菜式值得一嘗……他早已將另一個在腦海中醞釀一段時間的新點子付諸實踐,這樣的行動力可能時下年輕人還遠遠不及,但這就是朱平,永遠有源源不絕的熱情支持他做想做的事。

像這回極力提倡的「1% Philosophy」主張就很有意思,他認為所有人每次的消費行為都是一種對購買商品的投票行為,但不能一窩蜂搶便宜以價格做為唯一取向,否則商品品質會愈來愈低落,什麼環保、公平性、服務品質都沒人在意了,而從事純手作或創意產業這類無從經濟規模化的工作者也將無以維生;但與其鼓吹每個人都去買不打折的優質商品(不符合人性),不如從最基本的1%做起(也契合他「改變從一小撮人開始」的一貫主張),也就是每一百次的消費中,也許有九十九次都買折扣品,但請容許自己有一次把錢攢下,買自己很珍愛也理解它的精緻品質以及贊同品牌背後故事的好東西,好比一張設計師的椅子,或一輛可以陪自己趴趴走的好車,如此以感性為先導的漣漪效應下,未來可能會出現2%、3%,甚至達50%有個人意識的消費,而不是盲從於哪裡有折扣往哪裡鑽。如此我們的社會將逐漸轉變成山型社會,Happy Middle族群也隨之興起──從事消費行為時有獨立判斷的意見,願意花錢買喜歡也負擔得起的東西,那些Vintage、小量手做有質感的東西才能延續下去。

至於都蘭現象,則緣起於他對自然田園生活的嚮往,這嚮往早在21年前參加鹽寮由區紀復舉辦的「簡樸生活」活動時就開始了,但直到近一年才在台東都蘭山區發現他心目中的桃花源:有山、有水、有風、有海、有新鮮空氣,還有很獨特的一群原住民朋友,他甚至稱這裡為「台灣最後一座後花園」。朱平說:「要一個人愛上一塊土地,他必須把這塊土地當作家、一個歸程,不能只是過路客的心態。」不過光是找地就花了六個月,最後還是某地主看他如此熱愛都蘭,才索性把地賣給他。接下來,朱平打算在這個有山泉水和大片荒廢梯田的地方,蓋一座符合13.5坪的農舍;並聘請當地原住民付予合理薪水,幫他在梯田上種稻、收割、包裝,畢竟想完成當農夫夢想的朱平,骨子裡還是不折不扣的城市人。這樣一來,也因為採小農型態,不必灑農藥破壞自然,不只土地生命得以延續,也可將米分送好友、同事,更長遠來看,還有機會小量販售,而他需要呼吸新鮮空氣、沉靜冥想的時候,有地方好度假不說,這間農莊還可以成為他Brand Story的一部分。

既然有心成為當地的一份子,朱平也想為都蘭人做點事,他從思考如何在當地製造Local Industry出發,希望在純粹運用傳統圖騰製作的紀念品之外,先引進設計獨特、可以手工製作且少量的Good Design,加上當地人原有的文化、圖騰,製作出大部分人會感興趣穿戴的服飾配件,為Local People開創另一個事業的可能性。

「有勇氣去做自己所相信的事情,即使碰到反對的聲浪也不輕言放棄。」是朱平一直以來堅持的信念,他認為凡事對自己負責,往往在嘗試過程中很多扇門因而開啟,像認識不同的朋友、得到的經驗值就是無形資產,失敗了也不必難過,而且只需要被Inspire,每個人都會On Your Own Journey。

2010粉樂町,王艾莉與朱平玩的那一場非零和遊戲

若要用最精省的字句來解釋「零和遊戲」,那麼就是:一方之所得恰為另一方之所失。

在零和式的遊戲裡,各方的收益和損失相加起來的總和永遠為「零」(所以稱「零和」),這意味著,一方的快樂必得構築在另一方的痛苦之上,若是想要利己,就得盡可能地折損他人。

朱平在台北東區的巷子裡擁有一家特別的餐廳,名字叫非零,NONZERO。以與「零和」逆反的概念出發,朱平想為東區客提供另一種生活選擇:「開設這家餐廳,主要是想做一個宣示說,也可以有一種『非零(和)』的生活風格,而這樣的餐廳在台北是可以生存下來的。」

NONZERO餐廳希望鼓勵更多消費者知道,並非只要東西好吃、量大便宜,就等於物超所值。「你不是光吃這個菜而已,你是吃這個菜後面所代表的東西。」把一個抽象的生活概念,變成每個人都可以參與的具體生活實踐,這是朱平在NONZERO餐廳所做的試驗。

朱平稱自己是「生意人」,「所以要生生不息」,這也是他主動爭取與粉樂町合作的原因。「粉樂町第一屆沒有來找我參加,那我很生氣。於是第二屆的時候我主動跟富邦表示,我希望在這個社區裡面參與這個東西,因為這是我相信的一件事情。」除了NONZERO餐廳,朱平在東區所擁有的幾個肯夢(AVEDA)店點,也在過去幾屆的粉樂町裡,接力成為一個個粉紅色的小點,出現在粉樂町的展覽地圖中。

根據朱平的觀察,那些捧著展覽地圖穿街走巷、覓尋展點的觀眾絕大部分是學生,而「學生大概沒有太大的消費能力,所以真的要去精算的話,店家會不太願意參與這個東西,因為很麻煩呀,參展的觀眾沒事進來照個相,又跑出去,影響到店裡客人的消費,幹什麼呢?」朱平之所以積極參與粉樂町,除了肯定粉樂町的辦展理念,也基於他自身對當代藝術的喜愛,此外,他也期待有更多台灣的年輕人開始喜歡這些東西。朱平認為,博物館裡的那些嚴肅的藝術對一般年輕人而言或許太過沈重,「而粉樂町把當代藝術放在生活的地方、消費的地方、路過的地方、很平民化的地方,讓年輕人感覺到很可親,開始接觸這種美的東西。這讓年輕人知道說,生活裡的東西可以有一點美感,可以有不同的想像。看著他們按著地圖去找展點、蓋章、照相,我看了好高興。」

粉樂町向來辦在一年中最熱的時節,年復一年,朱平樂於看見那些頂著夏陽、循著展覽地圖而來的年輕人,他要員工備上一台飲水機,就放在粉樂町的展台旁邊,讓參展的觀眾們在發現藝術作品、押蓋活動印章的探索過程中,能喝上一口緩解暑熱的涼水。這些平均年齡甚輕的觀眾讓朱平「看到台灣的未來」,「雖然他現在沒有什麼錢消費,但是他有機會看到台北很美,這個城市擁有自己的不同的東西,等他長大,他有能力了,他會支持像這類的東西。他買東西都會思考一下美感,而不是只看到它的功能性而已。」

粉樂町攏近了藝術與生活的距離,也同時為如NONZERO這類倡議獨特生活概念的店家,培養未來的消費者。朱平想像,若能逐漸地累積這樣的消費者,就會有更多人敢於實踐自己的夢想,去開設更多不同風格的店家,那麼身處台灣的我們,就能夠擁有更多不一樣的生活選擇。

在粉樂町裡,朱平還遇見了另一類他所樂見的年輕人:年輕創作者。

三十未滿的王艾莉,擁有相當複合的身分,有人稱她為新銳設計師,也有人叫她新生代藝術家,她擁有自己的設計公司,也出版雜誌、開設講座,積極投入設計與藝術教育,是個衝勁十足的「快活」實踐者。

寒舍空間曾於2009年為王艾莉規劃了一檔台灣少見的跨領域設計藝術展「王艾莉的行為診療室」,該展將王艾莉的作品詮釋為「藝術與設計的跨界作品」。王艾莉其人與其作品,之所以這麼難以被界定,是因為她主要從事的創作是「批判式設計」(Critical Design)。「它的表現手法接近設計,可是它並不是要拿來量產,它是讓你思考一些社會議題或是現象。」王艾莉解釋道。

2009年這檔定位曖昧的展覽,引發了富邦藝術基金會對王艾莉的興趣,於是透過寒舍空間,邀請她參與今年的粉樂町。

在英國皇家藝術學院就學期間,王艾莉便擁有許多展覽的機會,至今仍有應接不暇的來自國外的邀約。「可是在台灣,展出作品變得很困難,展覽等等的機會很少。所以粉樂町顯得很特別、很難得。」王艾莉說。

細究王艾莉的作品,便不難猜測她為何引起粉樂町策展團隊的興趣。她的作品探向城市生活的肌理,特別在意城市人的心理情狀;貌似商品(因而沒有與商業空間扞格不入的危險),又擁有藝術的內裡;具有幽默感,並且,渴望與人互動和溝通──樂於擁抱人群(我們或許都曾經驗過,是有那麼一些藝術作品對人們不那樣「友善」)。這些特徵都指向了粉樂町的追求。

對於首次在商業空間展出作品,王艾莉感到很興奮:「我過去幾乎都在藝廊或是博物館,所以在一個商業空間,像NONZERO就是有人會來吃飯、路過,可能是要去結帳的時候看到我的作品,這是一種很特別的互動。而且我的作品本來就很像產品,我都故意把它弄得很商業化,所以我覺得它很適合放在商業空間裡,我甚至覺得它更適合在百貨公司裡展覽。就是旁邊都是你可以買的東西,可是這一個,你不能買,但是你可以想像,如果你可以買的話,對你的生活會有什麼樣的影響。」

在富邦策展團隊的媒合下到NONZERO展出,王艾莉直呼好巧。首先,王艾莉與朱平兩人原就認識,再者,王艾莉所展出的作品《遺念物》(The Souvenir),與NONZERO的空間氛圍、展示位置都巧妙的應合。王艾莉興奮地表示:「我本來就是想要把這個概念做在這種感覺的空間裡」,且「NONZERO給我的那個空間還蠻適合的,剛剛好,很神奇,就正好三個展品放上去剛剛好,高度也是。」

王艾莉的《遺念物》由三件功能各異的儀器所構成,試圖蒐集、貯存三種生存狀態──呼吸、心跳,以及一句日常的問候語──等待著某天(離別、甚或是生命逝去以後),交付給所愛之人作為紀念。

對於朱平來說,與《遺念物》的相遇是個「誤打誤撞的緣份」:「來我們餐廳吃飯也是個souvenir,因為通通帶不走,到肚子裡面就消化掉了。」參與歷屆的粉樂町,對於合作的創作者及其作品,朱平都抱持著「相信緣份」的態度,而不加以干涉:「讓富邦跟藝術家決定,我們不去說『這是我要的』,否則就失去意義了。大家都要好的,那壞的怎麼辦,況且好的壞的怎麼去區別,你很難去區別藝術。當你ready的時候你就會喜歡它,你不喜歡只是因為沒有ready而已。你的生活體驗不夠豐富,於是你沒有什麼感覺,但也許對另外一個人來說感覺很大。」

王艾莉對於朱平為參展藝術家在NONZERO所安排的飯局印象很深刻。「粉樂町正在展的時候,有一天朱先生請我和其它藝術家吃飯。然後我們聊了很多東西,從每一個人自己的作品,到台灣的藝術、設計、文化,到該怎麼樣去推廣這一類的活動等等,那餐飯還蠻有意思的。」

每年的粉樂町,朱平都會安排類似的聚會,以向藝術家們表達感謝,也希望透過聚會的牽引,讓藝術家們彼此認識,促發未來的合作機會。「因為藝術家需要這個,他們需要crossover,相互交流,而不是我做我的,你做你的。」

王艾莉參加的那場飯局歷時兩個多小時,在那期間,她看到許多學生模樣的觀眾在豔陽下背著相機前來,對著她的作品認真瞧看。她很興奮地發現粉樂町破除了她「小時候的惡夢」:「我覺得還蠻感動的,因為我一直很討厭一件事情就是,很多人會為了做作業或者交報告才去看展覽,可是粉樂町改變了這件事情。我小時候的惡夢,就是為了交暑假作業非得要去某個展覽,對藝術的觀點不該是這樣子的。我在倫敦的時候,逛美術館是一個週末的娛樂,而不是因為老師說要去,或者因為我要寫這個報告,所以我必須要待多久。粉樂町把作品帶到人的身邊,而不是人去找作品,所以我覺得很特別。」

王艾莉觀察到,有些藝術家對於粉樂町這類的展覽感到擔心,「因為作品放在很大眾的空間裡,不見得每個人都很愛惜它,我聽說有人的作品被破壞了,這是比較難以掌握的地方。」但王艾莉仍然肯定這類展覽的價值:「你可以讓很多原本不認識你的人認識你,或是原本不喜歡藝術的人,可能看了某一件作品,因而產生了某些特別的連結。美術館裡那些已經很知名、很成功的藝術家的作品,它可能很難懂,或者是太大量了,讓人覺得很難吸收。對於一個不是以藝術為生,或者對藝術不是有很大興趣的人,他可能寧願剛好路過,然後不小心看到一件作品,反而比較小口一點,比較容易消化。」王艾莉認為,若能透過這樣的活動逐步拉抬大眾對於藝術的欣賞或重視,將有助於形成更為全面、更有持續力的藝術支持,「這對我們(藝術家)而言是一個機會。」

整個粉樂町就是一場非零和遊戲,藝術家、富邦藝術基金會與台北東區店家之間有機的合作關係,踰越了輸與贏的框囿,闢造了一種多元可能的格局。

轉載自:http://www.anb.org.tw/coverstory_content.asp?ser_no=678

Hot off the press!

我2007年開始在台灣大力介紹Monocle 雜誌。很高興看到越來越多人閱讀Monocle. 我喜歡它的原因是這本雜誌不僅是設計,文化,創意,旅遊,時尚,它更是一本有關生意與國際觀啟發的智慧雜誌。Monocle is not just a magazine, Monocle is a brilliant business platform to launch all kinds of creative ventures. Tyler Brule is a visionary leader to re-invent the publishing industry.

我剛剛拿到剛出爐的2011年3月號。這一期有特別介紹台灣,包括我熱愛的都蘭。鼓勵大家去誠品買來看。希望你也更我一樣,發現到外國人眼中的台灣美好的一面。

Time for Taiwan

The heart of Asia


TEDxTaipei 2011

以下是TEDxTaipei策展團隊的許毓仁. 彭宣璟寫的信,邀請大家參加2011年一月十五日舉辦的活動。到時我會在現場直播沙龍 與大家一起 unlearn and play. See you this Saturday!

Our dear friends,

2009 年底我們以”台灣的故事”為主題舉辦了第一次的 TEDxTaipei 。2010 年 七月 “ 創意三部曲: Unlearn. Play. Inspire.”, 邀請到了陶?, Janet (瘋台灣), 許芳宜, 噗浪創辦人雲惟彬,青蛙設計創意總監 Adam Richardson 等 24 位講者,在華山創意園區舉行了一場創意盛會, 超過 600人, 透過網路雙語直播全球26個國家超過11000人收看。

2011年一月十五日,TEDxTaipei和華山再度為您帶來世界級的活動。 主題為”未來十年的大希望”, 我們問藉由九大問題,來開?對為來的想像:

如何能像嬰兒一樣的學習?

離可持續能源有多近(遠)?

明日居住的世界將會變得如何?

我們的文化是否被媒體所左右?

簡單的生活是否離我們而去?

乾淨水的代價?

生命中值得慶祝的喜悅?

想像力有多遠?

如何挽回消弭中的文化?

以此九個核心問題引導對於未來十年的想像。本活動廣邀國內外各業界知名人士如: IDEO設計公司亞太區總裁Richard Kelly、聯合國教科文組織的精神顧問Swami Veda Bharati、百元電腦創辦人 Mary Lou Jepsen,藍色革命作家剛特.鮑利(Gunter Pauli), 加州藝術學院MBA院長 Nathan Shedroff, 空中攝影家齊柏林, 胡德夫, 陳明章, 黃聲遠,優人神鼓創辦人劉若瑀, 每位講者都將帶來一場引爆未來希望無限思維的十八分鐘。(Speakers list: http://blog.tedxtaipei.com/tedxtaipei-2011/speakers/)

BQ Lab展覽延續對九大希望的探討, 展出為期一週(1/15~1/22)的展覽展題多元展品豐富,內含八大特色展區,邀請您一同來感受對未來生活的想像。展覽包括: 吳晟x 黃聲遠 “稻米. 土地. 希望.”,”簡單生活圖書館”,”未來旅館”,”TEDx 特展”, “希望咖啡館”,“紅點(Red Dot)得?大展。”二樓為現場直播沙龍體驗區,具備150吋高畫質螢幕的視覺享受,滿足您所有對知識的渴求,讓我們的生活充滿想像,請您一定要來與我們一同看見未來十年的大希望!

(直播沙龍體驗: http://blog.tedxtaipei.com/tedxtaipei-2011/simulcast-salon/)

這一次, 我們辦一場亞洲的 TEDxTaipei。首次匯集亞洲9個城市的主辦單位,包括東京,北京,上海,曼谷,新加坡,香港,東京,首爾,吉隆坡,雅加達以及沙烏地.阿拉伯。我們讓世界看見台灣, 也讓台灣一窺世界。

承辦這樣一個活動需要很多的支持,很多的熱情, 很多的傻勁,堅持和相信, 才能夠讓這樣一個活動延續下去, 我們希望你能空出一天的時間, 買一張票,支持 TEDxTaipei 來聽聽這場創意的饗宴,跨界的對話和腦力的激盪, 或有有一句話?發了你, 或有有一個好idea從你的心裡蹦出來。也讓我們看到台灣對TEDxTaipei 的支持。

歡迎和我們一起預約精彩下一個十年。

官方網站 www.TEDxTaipei.com

TEDxTaipei

許毓仁. 彭宣璟, 策展團隊

推薦TEDxTaipei 2011

仍記得在2008年在ICB (International Creative Business)上發表文章時,我就大力推動TED並曾恨鐵不成鋼的挑戰年輕人:一定要認識TED,如果不認識TED您就已失去跟世界最頂尖人學習的機會。TED的最大功勞,也是因為決定在網路上分享頂尖人物的想法,讓TED不再局限於精英的小圈圈。

仍記得在2008年, 我在ICB (International Creative Business)上發表文章時,我就大力推動TED並曾恨鐵不成鋼的挑戰年輕人:一定要認識TED,如果不認識TED您就已失去跟世界最頂尖人學習的機會。TED的最大功勞,也是因為決定在網路上分享頂尖人物的想法,讓TED不再局限於精英的小圈圈。

有一天,幾個年輕人因為知道我在台灣鼓吹TED而主動找上我,希望能在台灣推廣TED,我毫不猶豫就答應他們。第一步是爭取到TED授權成立 TEDxTaipei。於是有了在2009年在學學舉辦第一屆 TEDxTaipei。2010年在華山舉辦第二屆TEDxTaipei。

很高興知道TEDxTaipei在華山,2011年 1/15 即將舉辦第三屆,我看了這次的邀請講師,真是嚇一跳。都是我想聽的題目。才短短兩年就把TEDxTaipei提昇至 TED的標準。

我在此鼓勵所有對世界有積極正向想法及好奇的年輕人,趕快報名參加。報名費對某些人可能會貴了點 (NT$ 3,800) 但買經驗是不能單獨用金錢來計算的。(在美國TED的門票錢是NT$ 180,000 / 3天) 我一直鼓勵年輕人多買經驗,少買物品。慶幸的這次 TED X Taipei特別成立同步播放區,門票僅要NT$ 1,200。我將義務在同步播放區服務。希望能在同步播放區看到大家。

哦,對了!這兩位年輕人就是 Kevin彭宣璟、Jason許毓仁,讓我們替他們倆拍拍手並說:Thank you, Kevin & Jason, for making TEDxTaipei an iconic event in Taipei.

附上TEDxTaipei 活動網頁
http://blog.tedxtaipei.com/tedxtaipei-2011

生意人、悅日人、漣漪人

朱平

No Walking

富邦台北馬拉松 (2010.12.19)

即使目前有許多慢跑俱樂部,但我仍認為慢跑是一個孤獨的運動。慢跑不須呼群引伴,更不須特別的場地,所需要的僅是一雙好的跑鞋。 在三年多的慢跑中,我發現慢跑已不僅是為了健康,而是一種認識自己的過程。對我來講,慢跑更是一種對紀律與毅力的挑戰。有時那種需要孤獨的感覺,更是許多慢跑迷的致命吸引。 這是我第二次參加半馬拉松,不求破自己的紀錄,對自己只有一個要求:全程絕不走路。有多少次,尤其上坡時,真想走一下,休息一下再繼續跑,但因為對自己有承諾,終於全程沒有走路,並在最後用跑一百公尺的速度,衝刺到終點。

I set a goal to run the whole way in this half-marathon, my second one, and glad to report that I did it. No walking the whole way!